机械的工作交给机器人做——人机协作还有哪些无限可能

2017年,中国送餐机器人市场规模只有0.2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已上涨到11.6亿元。送餐机器人的运用真正实现了将“机械的工作交给机器人做”,推动着国内餐饮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内许多机器人厂家都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提升送餐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和运动控制能力,乃至做到“任意角度,遇障即停,随转即走”。

人机互动交流是消费者对送餐机器人的新需求,送餐机器人应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更具温度。

2020年第六届中国人工智能大会8月30日在南京圆满落下帷幕。会上,智能防疫、智慧交通、智能感知与交互、人与机器智能等专题论坛异彩纷呈;众多应用于新领域、新场景的人工智能产品夺人眼目,彰显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无限可能。在大会开幕式上,上海一家公司的智能末端配送站吸引了许多参观者的目光。配送站包括智能机器人、数智化管理平台和数据调度中心等,可为楼宇提供高效便捷的无接触配送服务。

受疫情影响,无接触配送及就餐成为今年的一种需求趋势。随之而来的,是送餐机器人在餐饮领域的上岗率提高,让人们看到了更多人机协作的智能化新场景。

不仅是国内,安全便捷的中国送餐机器人在国外也备受好评。这一现象背后,是中国日趋成熟的人工智能和商用服务机器人技术。数据显示,近五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增速高于全球平均增速,市场规模占全球比例超25%,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将机械的工作交给机器人做

日本福冈市的一家连锁餐厅在今年5月复工复产后,任用了来自中国的送餐机器人“PEANUT”。“PEANUT”每天尽职尽责地将菜肴送到顾客面前,并将需要回收的餐具运回后厨,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负担,让“中国智造”收获了认可。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2010年,世界上第一家以机器人服务为主题的餐厅就已在中国济南出现,共有6台送餐机器人在此服役。不过,这些送餐机器人还无法做到随叫随到,只能在预定的圆形轨道上前进,所以餐厅的桌子都是按照同心圆的形式摆放的。坐在轨道末端的顾客想要获得食物,必须有足够的耐心来等待。但即便如此,在当时,这家餐厅仍以其新奇性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此后,国内陆续有其他餐厅引进机器人,但送餐机器人真正实现降本增效并开始大规模兴起则是在2016年后。

2016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机器人专项支持政策,通过战略引导推动智能技术的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以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国家重点投入的发展领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发展民生科技,科技创新的民生导向日益突出,预示着人工智能产品将越来越走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场景中。

事实上,从2018年起,海底捞、美团等餐饮企业就纷纷上线智慧餐厅,开始批量使用送餐机器人。今年6月,碧桂园集团旗下首家全自动化餐厅也正式开业。从后厨到前台接待再到地面配送等,所有服务均由机器人完成。与2010年相比,此时的机器人从外观、种类到性能,都已迭代升级。这些机器人不仅行动灵活,而且工作效率极高:最快20秒即可出餐,每小时传菜可达850盘。整个餐厅的机器人数量多达几十个,最重要的是,其中不少是集团自主研发的成果。

从机器人主题餐厅到全自动化餐厅,从少数餐厅的新奇设备到餐饮企业引进机器人成为一个普遍现象,短短十年间,送餐机器人的市场接受度和需求度都在快速增长。

有相关机构做了统计,2017年,中国送餐机器人市场规模只有0.2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已上涨到11.6亿元。

餐饮业存在大量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送餐机器人的运用真正实现了将“机械的工作交给机器人做”,推动着国内餐饮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有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不会让人类失业?对此,国内送餐机器人制造企业普渡科技的首席执行官张涛表示:“就送餐机器人而言,机器人和服务员是一种协作而非替代的关系。机器人代替服务员传菜这样机械、重复、附加值低、劳累的工作,能够将劳动力解放出来,让服务员把更多精力和体力放在直接面向服务顾客上,提升他们的幸福度和自我价值实现感。”

机器人可将外卖直接送上楼

近年来,送餐机器人在国内餐厅频繁亮相,除了疫情影响、人力成本变高等因素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送餐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产品成本降低。毕竟,比起给客人带来新奇体验,好不好用、值不值得,才是衡量送餐机器人实力的最重要标准。

环境感知和运动控制是送餐机器人最为基础的能力,其技术成熟度决定着机器人产品的应用落地程度。张涛表示,在室内配送领域,餐厅属于较为复杂的场景,机器人需要面对客流量多、空间狭窄、障碍物多、效率要求高等难题。

记者注意到,2016年曾有媒体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广州一家餐厅的机器人服务员被老板“炒了鱿鱼”,原因是“不能端汤水太多的食物,而且只能沿着固定线路送餐,加上餐厅人员走动大,机器人不懂得躲闪,上菜容易洒落打翻,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如今,在新一代机器人身上,这样的问题是否还存在?

张涛说:“送餐机器人研发制造过程中的最大技术难关就是通行。餐厅的过道一般都很窄,而且设施复杂,还有人、物等动态障碍物,这需要导航、感应等技术的持续更新以解决客观限制。早些年前的机器人基本是靠磁条导航,在工厂仓库还好,在餐厅就不好用了,而且会影响餐厅的装修和布局。后来,同步定位与建图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是一开始,机器人对餐厅过道宽度的要求还是比较高,要达到1.2米才行,后来这个距离被压缩到1米,再后来压缩到80厘米,目前由于技术提升,已经缩减至60厘米。”

记者了解到,为提升送餐机器人的环境感知和运动控制能力,近年来,国内许多机器人厂家都开发出更先进的技术。比如,将视觉摄像头、激光雷达、编码器等多种传感器的结合,加上同步定位与建图算法,可实现厘米级的即时定位,乃至做到“任意角度,遇障即停,随转即走”,即便遇到起伏路面、客流量大的情况也能适应。同时,机器人的容量、负重和稳定性也得到极大提升,一些企业的回盘机器人一次可回收6桌餐具,回盘过程也不再会将食物倾洒至舱体外部。

目前,除餐厅外,一些写字楼、商场、酒店、医院等场所也开始使用机器人进行室内外配送。不久前,广州市外卖骑手小李在给一家写字楼内的张女士送餐时,就收到留言:“请将外卖由机器人送上来。”小李在机器人中录入用户手机号后四位和楼层信息,把包裹放入录单口便离开。之后,机器人随着人群进入电梯,自主呼叫目标楼层,把外卖送到张女士手中。张女士说,之前经常会在工作走不开的时候接到下去取外卖的电话,现在机器人可以直接送上楼了。

有人好奇,在写字楼送货,机器人怎么上电梯?原来,一些楼宇内的送餐机器人依托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通过无线网络向云端系统发送乘梯指令,云端系统会向电梯控制器下发指令,电梯控制器点亮目标楼层按键,机器人就能上下电梯,整个过程无需人类协助,机器人之间互相还可以避让。

人机互动体现国家技术实力

“小花生,小料去哪拿?”“请随我来。”最近,在南京一家餐厅内,擎朗智能公司制造的服务生“小花生”以其智能化的互动交流得到用餐者的认可和喜爱。

人机互动交流,这是近年来消费者对送餐机器人的新需求,也是机器人服务员更像人的一个重要因素。相比过去充满机械感的送餐机器人,现在的送餐机器人追求的是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更具温度。

2019年年底,普渡科技发布了首款全维感知送餐机器人“贝拉”。贝拉在外形上参考了猫的设计,更加有亲切感。此外,它具备先进的交互功能,让使用者能够感受到类似人与人之间互动的温度。

根据官方网站介绍,贝拉拥有AI语音模块、触感反馈和表情反馈,会根据顾客的声音、外貌、触控互动等,通过语音、表情、光带等多种方式给予回应,拥有比传统送餐机器人更强大的情景对话的能力:摸它的耳朵时,它会说“好痒呀。”在过道里遇到行人,它会说“就让你先走吧喵。”长时间触摸打扰它工作时,它还会表现出不高兴:“再摸就要秃了喵”。

人工智能与人类进行深层次互动不仅彰显了科技的人文关怀,更体现了一个国家在该领域的技术实力。而在这场全球竞赛中,中国的优势在于拥有海量数据和实践经验。

恒大经济研究院院长任泽平等专家表示,人工智能需要做到“感知、思考、决策”,首先是需要足够多、足够好的原始数据对计算机进行训练。得益于人口数量、互联网渗透率、智能手机渗透率等,2018年中国拥有数据量7.6ZB,占全球数据总量的23.4%。随着5G、物联网等发展,通信设备接入数量和承载能力提高,终端消费者增多,预计中国的数据量将在2025年达48.6ZB,占全球数据总量的27.8%,这将极大的促进和丰富人工智能训练,相关模型结构和结果也更精准。

今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网向社会发布了包括人工智能训练师在内的16个新职业。所谓“人工智能训练师”,是使用智能训练软件,在人工智能产品使用过程中进行数据库管理、算法参数设置、人机交互设计、性能测试跟踪及其他辅助作业的人员。通俗来说,他们的工作目标就是教会机器人产品学会理解人类意图,与人进行沟通。这一职业的出现,与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在人机互动方面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实际场景中的大量应用密不可分。

资料显示,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性创新相对中国有先发优势,但在应用型创新上,中国的时间却更为超前。一方面,国内中游的硬件应用型的科技公司比国外更繁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许多行业,比如餐饮行业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同时加速,多种因素的叠加导致智能餐厅、智能酒店等新模式更容易快速应用和发展。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