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底层:来自一个跟踪14年案例的启发

在世界各地进行社会调研期间,笔者对国民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做了一些近距离观察。这个过程中,笔者跟踪了一个14年的真实案例,由此展开对现代教育探索性的讨论。

提问的启发

这个14岁的孩子,日前与我讨论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题目。这是作为9年级学生“individual and societies”人文科学课程的辩论题目。她选的课题是:全球统一汇率,使用同一种货币,是好是坏。

她的思考是:一是对经济增长有帮助;二是有助于缓解和杜绝经济危机;三是能增强竞争。使用一种货币会使许多国家有能力利用该国的国际竞争优势,因为每个国家无论其规模大小,都有自身优势,有必要让其发展,发挥潜在优势,避免其自身的劣势并避免劣势带来的影响。

她认为第三点需要作出补充,希望笔者提供一些帮助。

谁能想到,提出这样高深、涉及经济学和货币金融学前沿问题的人会是一个14岁的孩子?这可是百年来全球经济学家和中央银行家们一生思考、关乎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重大宏观问题,而且还是迄今为止,全球没有任何人能给出标准答案的开放性和探索性问题。

李汉/文人文科学期末考试给出多个可选择的开放题目,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结构拟定选题,通过网络信息检索或图书馆资料查阅寻找论据和案例支撑自己的观点。题目的巧妙之处在于可选择正反观点,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任何思想框架和学术范式约束,学生能在未知的知识海洋自由傲游和异想天开探究。

提出这种抛砖引玉的前沿问题,目的是要把孩子们引向对世界发展和人类社会普遍价值更加广阔的终极思考。

沿着“货币-贸易-国家-社会”这条路径继续思考,将会抵达人类的思想极限。在西方启蒙思想家风起云涌时代,思想巨人们与其同时代的思想家们提出的闪现人性思想光辉的观念,成为自由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专制封建主义的思想驱动力,确立了“王在法之下”的权力约束原则、“无权利不纳税”原则、国家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市场经济的契约精神;启蒙了公民意识,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巨大的进步。

一个好的问题,作为问题导向型教育将伴随孩子一生在追求真理的路上不断思考,修正自己认知和观点。

一场“针锋相对”文明辩论,运用“罗伯特议事原则”,让孩子学会如何表明立场、观点、讲道理,追求fact(事实)和挖掘truth(真相),懂得一切真理是可以辩析的,而且越辩越明。学会运用“自圆其说,逻辑自洽”核心原则,如何找到evidence论据支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让自己的对手无懈可击,达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实现以理服人和文明方式达到目的。

家庭教育

笔者将这位小姑娘的回答打包给多位在著名财经院校从教、具有经济学硕士和金融学博士学位的老师看,其评价是“逻辑分析与思辩能力,我们的本科生都不一定达得到;关键是14岁孩子没有接触经济学,却能把逻辑梳理得这么清楚。”

为什么小姑娘的思想深度、逻辑分析和思辩能力能超越同龄人?要讲明白这一点就必须简单介绍小姑娘的成长历程。

小姑娘家庭条件优渥,从幼儿园到小学,在国内接受世人眼中的优质教育,学习成绩也出类拔萃。父亲是学绘画艺术的建筑设计师,也是酷爱文史哲、关心时事政治经济的读书人,具有很强的思辩能力;母亲专职照顾和陪伴两姊妹,但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坚持运动,学习外语、油画和心理学,参加读书会。

父亲在小姑娘上小学中途,曾与笔者探讨准备放下工作陪两姊妹到国外游学问题,打算初中和高中选择不同国家学习,接受不同文化熏陶,培养国际化视野。

在小姑娘拿到中国名校录取通知书时,家长毅然选择到友好邻邦小国的普通国际学校,令人错愕,放弃世人眼中的“巨大财富”,不仅需要拼孩子实力和运气,更要拼家长甚至家族的财力和实力。

父亲受军人家庭的影响,是位要求严格的虎爸,被笔者形容为“简单、粗暴、板起面孔”。他时常与两姊妹严肃谈话,让她们必须学会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才能成就优秀的自己;同时更要知道社会不良风气和不公现象,如何变得勇敢坚强和面对邪恶,保持独立思考和判断,学会保护自己;在假期和周末,洗衣做饭,除草浇水,打扫卫生等生存训练也是必修课程,美其名曰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至于把孩子当翻译,游历欧美,亚非大陆观赏动物,亲近大自然,住毕加索小屋与大神心灵对话等也是贯穿于游学教育中。甚至在暑假安排不到13岁的孩子到国内顶级动漫公司实习,严格执行上下班打卡制度,每天呵欠连天倒床就睡让陪伴的妈妈心疼不已。

从出生到成长,笔者近距离观察过两姊妹的学习和生活。在与小姑娘交流中,笔者也多次启发她logical reasoning逻辑推理学科的重要性,提出一个好问题比解决问题和得到答案更加重要,学会用数理逻辑思考,用形式逻辑语言表达。

通识教育

三年前,小姑娘入读国际学校,开始学习比较吃力。由于从小酷爱阅读中外名著,理解力、中文表达和写作水平很高。但长期习惯中文思维影响英文思维和表达能力,姐姐反而不如小两岁的妹妹学习轻松。

国际学校的优势之一在于,来自几十个国家的孩子一起学习,无论性别、肤色、种族和国籍,在学校统一用英语上课和交流,也根据人数提供大语种如华语、泰语、西班牙语等课程,强化对母语的理解和文化的认同。同学之间受到跨文化的影响,强调“unity of diversity”多元化的统一,定期举办各种家长参与的主题活动,如表演、慈善、公益和宗教等集会,促进国际学生的相互融合和家长的交流。

笔者通过小姑娘13岁时的一篇人文作业对话,试图阐释国际学校人文科学的综合性、趣味性和特殊性。这份人文作业对话是关于佛教的四圣谛: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诸漏皆苦,涅槃寂静。这份作品我发给了艺术领域颇有研究的人士看。

对于这份作品的讨论,我们的结论是:

首先,完成作业,不仅需要宗教文化、道德伦理和历史背景等综合知识,还需要理解经文的深刻内涵,衍生出对人生修行的态度,对生死轮回的看法,对世界总体的看法等。更要去理解人与神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寻找解脱烦恼之法门,通过修行成为思想超脱的好人。

其次,作业是全英文,能够参阅的资料只有用古汉语书写的经文,小姑娘只读过简体字的唐诗宋词和白话文,要理解经文就相当困难,而国外中文是繁体字。

如题目“四聖諦(four noble truths)”,从字面上很难理解,哪怕精通汉语的说文解字,从字的原意“通达事理”和“追根刨底地审问”上也无法理解,这是古人引申到佛教经文解释的特定用词。从构词上看,佛经从晋朝到唐朝之间传入中原,也许是古人为满足皇家拥有解释的绝对话语权与“王”和“帝”相关而造的专用名词。经文翻译成白话文必须选择有限的组合词、近义词,意思相近但有区别,也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受外来语影响创造出感悟、觉悟、醒悟、领悟等说话的语境,如何用英文精确表达和对应宗教深刻的内涵是最大难题。

但经书基本上是直接从表音文字如梵文、巴利文、希腊文、希伯来文等翻译成英文,小姑娘理解起来反而更加容易,强迫她从英文认知角度去理解。

英文的优点在于表达精确,词汇量丰富,很多词汇同时具有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动名词、形容词变名词,用词根和后缀,还具备扩展性创造新的词汇,再配合不同的时态,几乎可以精确描述人、物和事件的时间、过程、动作和心理活动的具象和抽象。

作者无论是写作还是口头表达一篇文章,一段文字只有一个中心和一个主题句,不需要读者去“深刻理解”,简明扼要一读就懂,如果用不确定性和模糊语言表达就会出现歧义,揣摩文化就会盛行。

通过上述人文科学作业可以看出,使用表意的象形文字和表音的拉丁文字,在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属于两套系统,才产生中西文化和思维的差异。尤其涉及到思想哲学领域,需要在两种语言体系中不断切换,去寻找恰当的词汇和句子才能精确地理解含义。若不精通古汉语佛教经典,无论如何也无法将“four noble truths”翻译成“四圣谛”。对于任何人来说,在思想上的融会贯通都是极其困难和痛苦的。

语言的问题

从《科学》教育上看更有意思。

现代科学与技术是在西方冲破中世纪黑暗,对宗教权威批判与质疑基础上,产生西方文艺复兴后,由无数的天才科学家无中生有创造和建立了现代各门学科的概念、定理和表达式,具有绝对话语权和定义权。

有意思的是,西方最古老和最著名的大学都起源于教堂和教会,如牛津、剑桥和圣安德鲁斯,哲学和医学都是其优势学科。更有意思的是,人文学科都设在著名的神学院。而东方国家在科学上只是学习型和追赶型,需要不断创造出新词汇对应新事物和新概念。

上述谈到中文是表意的象形文字系统,多数采用组合词,都是从已有能想象的事物出发,去作新定义和解释,如果对不曾出现过的事物和事件进行描述,会造成理解上的模糊和困难,容易望文生义。

如化学学科对未知物质的描述,化学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尤其是有机化学会产生无穷多的中间衍生物,通过分子式能确定新物质,而英文具有扩展性和确定性描述优势。前几个月网络中热炒的新闻其实是一个笑话,报道把硫酸羟基氯喹推荐成磷酸氯喹,有人误服而毒死。通过逻辑与常识,我指出这是恶搞和抹黑新闻。西方人最不容易搞错的就是药Hydroxy chloroquine sulfate(硫酸羟基氯喹)和chloroquine phosphate(磷酸氯喹)。一个治病,一个致命。但常人从中文字面上谁又能懂“氯喹”的意思呢?

对于母语是中文的孩子来说,死记硬背英语单词已痛苦不堪,同时还必须去强记没有规律的中文组合新名词,哪怕你看见分子式也不知道物质的中文名称。如音译的专用名词remdesivir(瑞德西韦)翻译成容易记忆的“人民的希望”,多少人知道它科学定义的分子式C27H35N6O8P学名呢?分子结构图也必须去死记硬背。又有多少人能用中文写出分子式的名称并读出来呢?由此可见,母语是拉丁语系的学生在科学学习上具有明显优势。

表意文字系统对文学和幻象的美,能描绘得淋漓尽致和令人心醉,能充分发挥形象思维优势。但对科学和哲学等抽象事物的描述,相比于表音文字就稍逊一筹,毕竟常用的方块字只有几千个,对于新事物和新概念的描述只能组合而不是创造,又受到常识和习惯影响,象形文字难免会望文生义,抽象思维不足。而表音文字英文有50多万词汇量,还可以不断创造并做精确定义。

从《科学》学科教育的角度看,在学习英文课进行广泛阅读时就已经对科学名词的基础概念有了初步认知,如果再接受学科教育时将更加强化概念的精确化定义,准确界定科学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做到事半功倍。

物理、化学和生物都是探究客观世界生命与物质的基础学科,只是研究的出发点和视角不同,而研究工具运用数学与哲学高度抽象的语言,而工具语言又与国际学校的日常用语和教育理念紧密相关,强调学科综合性和推行通识教育,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创新,并言之有理小心求证。

以人为本,无问东西

人之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族是孩子主要成长的环境。

每个人在成长中都需要榜样,榜样像一座灯塔指引着你前行的方向。孩子的第一个榜样往往来自于父亲,母亲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和性格的影响大于父亲,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和“套利者”。父母保持言行一致和言而有信,树立共同的教育理念和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尤其重要,能有效避免孩子成年后的人格与行为的分裂。

其中,最重要的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贯穿始终的爱育,学会爱,如何爱,通过爱激发人之初本能最纯真的悟性和人性。一个人的悟性和人性启迪得越好,就能更好地弥补暂时的社会教育不充分。而学习是伴随终生的习惯,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通过自我教育达到教育的目的和共同成长,能有效避免彼此的交流障碍和“代沟”形成。

社会教育提供普遍价值和基础教育,强调“有教无类”的“均值”无差别教育。笔者更加推崇有识之士的父母在了解孩子前提下,对孩子因材施教提供“方差”个性化家庭教育。

唯有家学家风可以经历动荡岁月和抵御不良诱惑亘古不变地传承,也是引导孩子走向自我教育和自由王国的起点。在孩子不同年龄阶段,三种教育各自占比不同,任何一种教育可以不足,但不能缺失,可能会被其它教育弥补,但不能被替代。教育的本质必须是以人为本,首先是教导孩子做一个有道德良知底线的现代文明人。

小姑娘如何变成世人眼中的“犀利姐”?这应该归因于三种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国内优质教育中打下坚实的传统文化和个人素质基础;在更加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教育中,个性化基因得到充分释放,获取知识的能力实现快速提升;在家庭教育精心呵护与陪伴下,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合力下,强化自我意识觉醒,推动她能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自我教育。因为好奇心和想象力,又驱动小姑娘对知识的渴望与真相的探索,超越同龄人所能到达的思维边界并乐在其中。

本文也试图回答经济学家朋友的提问:“现象后面的底层是什么?为什么她会这样,我们不会这样?个体差别还是群体差别?”

笔者的结论是:教育既有共性也属个案,但教育方式值得相互借鉴,无问东西。同时,笔者受到身边熟悉的各位蜚声国际大师们言传身教的影响,充分吸收周有光教授如何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和世界文字发展史的观点,韦森教授关于语言文字、文化习俗对观念体系变迁的观点,以及钱颖一教授的教育观念。

通过对小姑娘学习和生活的持续观察以及笔者从教经历,姑且综合代表性结论与天下父母分享:在工业化4.0人工智能时代,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国际化的通识教育和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理念是提升国民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和颠覆性思维人才的必由之路。 

相关产品

评论